摘要: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河北4人上榜,包括乡村教师龚新亮等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11月18日上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现场发布。河北省共有4人上榜。...
他们是:
乡村教师龚新亮,12年为山里孩子们编织音乐梦想
关心群众福祉、为群众致富路上当“领头羊”的农村党员孙仁重
以爱情为事业、以生命为重、养育特教孩子的“校长妈妈”杨蜜婷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奋战在抗疫物资一线的残疾志愿者王亮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龚新亮:一位乡村教师,12年坚守爱情,为大山里的孩子们编织音乐梦想。
龚新亮,男,198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朱草营小学水门寺教学点音乐教师。为了给孩子们上好音乐课,他努力进取,用音符启迪山区的孩子们,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成长。龚新亮荣获河北省奋进青年、“河北好人”荣誉称号。
用爱坚守你的梦想
龚新亮从小就喜欢音乐。甚至在玩泥巴的时候,他也会制作一个麦克风,用它给大家唱歌。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老师,通过音乐将自己的快乐和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2011年8月,他以富宁县教师招考音乐类第二名的成绩成功成为一名音乐教师。他如愿回到了母校,满怀期待地开始了实现音乐梦想的旅程。
然而,当他怀揣音乐梦想走上讲台时,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未来有多艰难。在大山深处,每天放学后唯一陪伴我的就是孤独;简陋的教室连像样的音乐设备都没有;孩子们把音符读成“”,甚至无法唱出完整的曲子……但这一切,这个年轻人并没有被吓倒,因为没有设备,所以他决定将他的电钢琴搬到学校。当音乐课上孩子们沉浸在自己优美的歌声伴着悠扬的琴声时,他告诉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牺牲自我,努力实现梦想
“学音乐有前途吗?这不是耽误学习吗?”面对很多家长的不理解甚至强烈反对,他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到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家中走访,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家长。 ,让他们知道山区孩子也可以通过音乐成就一番事业。
2013年春天,一年一度的富宁县“六一”文艺演出即将举行。龚新亮为学生们组织舞蹈排练、指导唱歌,从早到晚工作,因为这是孩子们难得的登上舞台展示自我的机会。由于过度用声,龚新亮患上了严重的声带结节。医生严肃警告他,必须立即闭嘴休息,否则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面对家长热切的目光,看着孩子们哀求的目光,龚新亮默默地做出了选择——他偷偷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雾化治疗。虽然病情有所缓解,但由于激素的副作用,他的脸色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胖。他的父母知道后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学校的校长也经常劝他不要让自己太难堪,但他顽强坚持,从未缺过一节课或任何艺术活动。
春去秋来,一批批的孩子因为他而爱上了音乐,享受着在音乐中成长的快乐。在龚新亮的不懈努力下,这个位于山谷里的简陋小教学中心先后成立了学校合唱社、舞蹈社、歌剧社。活动开展得很热闹,颇有名气。
无私地度过青春
在教学中,龚新亮勤奋上进,埋头于理论书本。作为竹草营学区唯一的市级骨干音乐教师,他无疑成为了领导心中的一块“宝”。 2021年5月,竹草营学区中心校长找到他,希望他能成立区级音乐工作室,真正发挥蒲公英的播种效应,带动全区青年音乐教师共同成长。于是,学区的年轻音乐教师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成长和蜕变的过程。每一次精心的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都会愉快地分享成果,并向这位毫无保留的“大师”表示感谢。
如今,在长城脚下美丽的小校园里,龚新亮用一颗朴素的心、朴素的感情,默默地编织着山间最美的日出,书写着属于自己、属于孩子们的美丽梦想。
孙仁重:农村党员关心群众福祉,当好群众致富之路的“带头人”
孙任重,男,197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任中农机合作社董事长。 12年来,孙仁重扎根乡村,全心全意服务。从最初的5户入社,到500多户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他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农机富民之路”;他为五保户、困难户免费提供农机服务。他时刻英勇奋战火海,拯救千亩小麦,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孙仁忠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河北省好人”等荣誉称号。
敢想敢拼,做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孙仁重曾从事饲料生意,是当地的致富能手。他的家乡神州市西里秋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但由于耕作技术简陋,收入低北斗职业篮球大联盟,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农忙时才匆匆返回。农村正在抢庄稼,播种种子。孙仁重决心解决这一困境,带领群众致富。 2010年,他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土地流转的契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孙仁重用多年的积蓄购买农机具,并带头成立了仁中农机专业合作社。
“带领村民早日致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仁重牢记成立合作社的初心,忙着从春耕夏天到秋收冬储。播种、施肥、浇水、植保、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服务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合作社坚持高效管理运营,实行统一调度安排、统一维护、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费价格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大型农业机械配备北斗卫星定位智能终端系统,实现粮食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四个统一”。一站式机械化管理还增加了土地流转、土地信托等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机服务不仅引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也彻底解决了农民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如今,合作社拥有社员516人,大小农机具206台套,流转土地1600亩,托管土地5000余亩,农机运营服务面积2万亩,年营业收入4万元。合作社还完成了2012-2020年土地深度松土项目、农业机械化全程试验项目等新技术推广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合作社农机操作手连续五年获得省农机操作手技能大赛冠军,合作社被授予“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合作社”称号。
勇于奉献,用爱心支撑群众“幸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仁重始终心系百姓福祉,用心、用情照顾困难群众,解急解忧,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让更多农民走出去安心工作、赚钱。
“关键时刻站出来,关键时刻勇敢!” 2017年小麦收割期间,西里秋村一片麦田发生火灾。水和火是无情的。大火趁着风势,很快烧毁了50多亩小麦。数百名消防员参与其中。仍然无法控制火势。眼看着全村的小麦都要被大火烧毁,危急时刻,孙仁重怒吼,身先士卒,开着拖拉机冲入火海,“旋转”土地,打造隔离带。大火被隔离并扑灭,全村4000亩小麦未受损害。 。村委会送来锦旗,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孙仁重看到村里的低收入户和五保户在秋麦季节耕种收割困难,就决定免费提供种田服务,直接收割粮食送到家中,种田每年免费100多亩。 2019年夏收秋播抗旱期间,他组织合作社成立农民田间援助小组,按成本价为村民浇田,使许多无法浇田的村民受益。
“这就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孙仁重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农村党员的志向和责任。
杨蜜婷:“校长妈妈”以爱为事业、以生活为导向,资助特教孩子
杨蜜婷,女,196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蜜婷致力于特殊教育事业,以先进理念引领师生走创新发展道路,专业引领特殊教育发展,推动学前康复、居家教育、联合办学等这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尚属首次。杨密亭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好人”等荣誉。
坚守初心,用大爱书写奋斗者的辉煌篇章
在“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的道路上,杨蜜婷孜孜不倦地努力,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位特殊儿童和家长的心中。她带领特教人员加快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学校建筑面积比2012年扩大了5倍,各类功能专业教室和教学康复设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国内一流的转变。校园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普及,成为全省教育门类齐全、阶段齐全、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特殊教育学校。在全省率先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2017年被省教育厅、省残联批准为全省首批招生重点学校之一。 2019年12月,在河北省教育厅召开的办学理念研讨会上,杨蜜婷就“学生为本、和谐爱心绽放”的办学理念及在河北省教育厅举办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做法进行了报告和交流。办学在全国特殊教育研讨会上作了介绍。做一次典型的演讲。邢台特殊教育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等300多项荣誉称号。 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学校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庆庆特殊教育,倾情特殊教育
杨蜜婷带领邢台特教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北斗职业篮球大联盟,将“让更多特殊儿童享受到适合的教育,用教育改变儿童和家庭的命运”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她深入教学第一线,承担国家、省、市级项目,培养了全省第一位听障本科生。她的高考录取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521”德育模式和“338”课堂教学模式引领特殊教育发展,探索“康复-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就业”一站式办学模式,实施“一站式”办学模式。 “一对一”教育,挖掘潜能,弥补缺陷,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聋哑孩子说话。通过“一师一旗、一室一牌、一张终身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三年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型、双师型教师。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在培训平台上,教师获得省市级奖励40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560余项。
牢记使命,教育扶贫再延伸一公里
杨蜜婷始终坚持“让特殊儿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理想,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有机会在人生中发光发热。在全省率先开展学前康复、送师上门、送师进厂、联合办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创新工作。老师们累计行程3.6万公里,为1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居家教育。他们捐款为特殊儿童建立家庭康复角。他们深入福利院、社区、家庭开展“床边课程”,帮助1500多名残疾儿童完成学业,实现自力更生。她奔赴全市20个县市,走访数百个残疾家庭,宣传扶贫政策,落实学生资助福利,为学生争取就业,让特困儿童接受教育、上大学像正常人一样。在她的培养下,有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有的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有的在残奥会上摘金夺银。曾经的“家庭问题”变成了“家庭自豪感”。
承担责任,以“妈妈式服务”建设爱心家园
在杨蜜婷的影响下,学校构建了以“和、爱”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营造了家庭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全体教师无私地爱着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是老师,在课后是家长。他们在工作中是服务员,在业余时间是志愿者。老师总是关注每一个孩子,而不是像父母那样关注。
学生们亲切地称呼杨蜜婷为“校长妈妈”。经常看到她抱着刚入学的孩子喂饭,带着周末不能回家的学生回家……这些残疾孩子都在杨校长的精心照顾下。健康成长。
王亮:残疾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奋战在抗疫物资第一线
王亮,男,1989年5月出生,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六一社区利民园社区志愿者。王亮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他失去了双腿移动的能力,只能依靠轮椅出行。 2022年4月8日,邯郸市主城区实施封城管理,王亮积极报名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志愿者背心和红色三轮手推车是他的标准装备。运送拭子、张贴封条、维持秩序……王亮乘坐手推车往返于辖区各社区的社区办公室和核酸采集点。一天下来,王亮可以“跑”20多公里。坐的时间长了,王亮的腰部承受的压力更大,但他并不在意。荣获“时代新人·河北好人”荣誉。
身体残疾,意志坚强北斗职业篮球大联盟,自强不息
小儿麻痹症让王亮过上了与常人不同的生活。王亮曾经因为自己的身体疾病和周围的排斥而感到自卑和胆怯。 2004年,在邯郸区残联工作人员李建明的帮助下,王亮开始了残疾人培训工作,人生迈出了一大步。 2006年,河北省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邯郸举行。王亮报名参加,一举夺得举重项目团体冠军。尽管身体残疾,王亮却从未放弃。第十四届邯郸市残奥会、河北省轮椅篮球比赛、冬残奥会冰球选拔赛……业余运动员的经历,让王亮有了更强的信心和不服输的韧劲。
帮助他人,延续大爱
2022年4月8日,邯郸主城区实施封城管理,志愿者成为服务人民生活的主力军。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王亮也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 “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份力量。”王亮说道。他家里用的轮椅不方便,所以改乘了专门的有轨电车。每天凌晨4点,王亮早早起床,准备核酸检测。他运送棉签、拉隔离带、贴封条、维持秩序、张贴公告、运送生活必需品。王亮往返于辖区内各个社区的社区办公室和核酸检测点。集合点,直到凌晨1点才回家。每天坐20多公里,腰部疼痛难忍,但他选择咬牙坚持下去。 “由于身体原因,我确实无法独立完成一些任务,但总有人可以帮忙,多一个人就更有力量,我的小电车肯定比大家走路都快。社区书记一到安排好了,我就加入,通电就走。”王良斩钉截铁的说道。王亮积极助人的态度感染了社区居民,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
助老助残热心公益
王亮不仅是疫情防控中的特殊“战士”,更是日常生活中的热心志愿者。 2014年,王亮加入慈善团体“公益联盟”,定期带着爱心人士前往敬老院、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儿童和残疾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在社区,王亮还积极尽己所能,帮助老弱病残,送菜、买药……每当居民有需要时,王亮总是答应。平日里,王亮经常开着小电车,用小喇叭进行文明宣传劝说,提高居民文明意识,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王亮的勇敢、决心和助人之心,点亮了疫情带来的“黑夜”。他通过亲身实践告诉大家:残废的是身体,不屈的是灵魂。身体站不住了,还能挺身而出,为群众服务!